喜報 I 立洋光電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正式發布,引領道路隧道照明能效革命!
2025-07-09

近日,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的國家標準《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》(標準號:GB 37478-2025),該標準將于2026年6月1日全面實施。
作為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合理用電分會(TC20SC4)的核心起草單位之一,深圳市立洋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"立洋光電")憑借在LED照明領域的技術積淀與行業影響力,深度參與標準修訂工作,為推動我國道路隧道照明產業綠色升級貢獻關鍵力量。
附件:


圖片來源參考: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
GB 37478-2025《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》標準的發布,旨在規范道路與隧道照明領域LED燈具的能效要求。該標準首次明確LED道路隧道燈具的能效限定值、等級劃分及全場景測試方法,通過設定嚴格技術門檻推動行業向高能效升級,涵蓋高速公路、城市快速路等不同應用場景的LED燈具,要求產品需達到特定流明/瓦特比率(lm/W)。
技術突破:能效指標全面升級,GB 37478-2025標準在繼承2019版核心框架的基礎上,針對能效等級劃分、光效優化、智能照明適配等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:
附件:

圖片來源參考: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
能效等級體系:LED燈具能效限定值在標準規定測試條件下,LED燈具光效的最低允許值。新標準將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能效等級分為3 級,其中1 級能效最高。道路照明用 LED燈具能效限定值為表1中3級;隧道照明用 LED燈具能效限定值為表2中3級。
LED燈具光效:在標準規定測試條件下,LED燈具發出的初始光通量與輸入功率之比,LED燈具發出的初始光通量與輸入功率之比。各等級道路照明用 LED燈具光效不應低于表1的規定;各等級隧道照明用LED燈具光效不應低于表2的規定。
智能調光技術適配:針對可調光LED燈具,標準首次明確色溫調節范圍與能效衰減系數的關聯規則,確保智能照明系統在動態調光過程中仍能維持高效能輸出。表1和表2中額定相關色溫分界點的色溫偏差應符合表3的要求:
附件:

圖片來源參考: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
待機功率:具有調光和色溫可調功能的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,待機功率不應超過2.5W;顯色指數: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燈具額定顯色指數不應低于70;顯色指數實測值相對于額定值的降低不應大于3。
立洋光電以技術賦能標準定制
作為起草單位中專注道路隧道照明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立洋光電依托國家認可實驗室(CNAS),為標準設定提供科學依據,新標準對智能調光產品的測試方法進行規范,推動企業開發環境自適應照明系統,促進智能照明與健康照明融合發展。
針對隧道照明的配光需求,立洋光電的智慧照明V26隧道燈,是一款簡單耐用、高效節能、智能省心的產品,是隧道照明的理想解決方案。V26隧道燈充分考慮了隧道“白洞”“黑洞”效應,經過專業光學設計和隧道照明配光,能有效消除因光照度驟變帶來的視覺影響,極大地減少了安全隱患。
該隧道燈通過“智慧照明及智慧運維”綜合解決方案,基于大數據、云平臺、人工智能、移動互聯技術,實現了智能調光、平臺遠程控燈等智慧照明系統的智能化管理。
該方案不僅提高了道路的照明效率,降低了運營成本節約能源,還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、智能化的運維管理服務。立洋光電走在照明行業前沿,多年前成立了專業研發團隊,以推動智慧照明產業的標準化、智能化進程。